哲学高度决定科技深度——复旦校友对话码链思想

2020-08-04 16:00 来源:中国网

  近来,复旦青年世界联合会理事长郭骏两度拜会校友——发码行董事局主席、“扫一扫”专利技术发明人、码链思想创始人徐蔚,就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共生等哲学问题,码链思想的核心本质进行了交流与深度探讨。

  交流中,徐蔚向校友介绍了徐蔚的新书《码链新大陆,物格新经济》,并阐明了他发明“扫一扫”技术和创立码链思想的哲学思考。

  徐蔚介绍说,五千年东方文明“以人为本,道法自然,天人合一,世界大同”的哲学思想,是码链思想的哲学根源,也是“扫一扫”码链系列专利发明的基础指导思想。徐蔚认为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类已进入数字化的世界。码链技术作为一个革命性的信息技术的载体,它不仅有正确的“以人为本”的哲学思想世界观,而且还有务实可行的方法论。码链技术在人类社会在信息传递这个尺度上,建立了一个以“码”为单位的信息维度(这个“码”包含了5W元素,即时间、地点、人物+前因后果),和一个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一一对应的多个平行世界。由于这个平行世界有多个乃至无限多个平行世界的维度;这个数字化的平行世界,是可以以自由意识进入,这就完全不同于基于IP的虚拟世界的网络空间。在码链世界中,人的行为表现为数字化的行为方式。人,被称为“数字人”。码链接入体系不同于区块链,区块链的底层是IP,是“以器为本”的机器。而码链的底层是以“以人为本”的“码”,即数字人。是数字人行为的记录,更是数字人提供服务的表达。“码”取代IP,成为物联网接入的本质,相对于互联网区块链,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,更是思想革命,文明之争。

  徐蔚还介绍说,身份代表着个人的社会属性,人和物之所以能够融进社会,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人和物都分别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。在数字世界里也需要一个能够证明身份的凭证,在特定的“多个”平行世界中即多个“产业码”的世界里,“码”的唯一性、安全性、不可篡改性以及庞大的数量和时间戳,都给予了它成为人和物在数字世界中身份标识的可能,也是搭建数字世界的基础;在不同的产业码里,每个都拥有不同的数字人身份,以此来实现“前端须匿名,后端可实名”。在码链构建的数字世界里,“码”代表着用户(或商品)的身份信息所有权,用户可以在一个“码”中植入自己的DNA后,存储在码链网络中,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。通过“码”这个数字世界的特有身份证明,能够把不同民族、不同宗教的人群连接在一起,让彼此陌生的人有了相互融合的点,从而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善意。基于这个“码”的身份系统,码链体系可以为每一个数字人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价值传递网络。这个可以传递价值的社交网络称之为“价值链”。价值链指的是用户基于“码”数字身份构建的人际和物际关系网络。因为网络隐私问题是根植在传统互联网基因之中的。码链生态体系搭建的是一个信任网络,同时通过对“码”加密,让每个人和物都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。

  徐蔚说,码链技术作为革命性的信息技术的载体,延拓了从三维物理世界到四维世界的方向,在信息传递上建立了一个以“码”为基本单位的信息维度。如果以一个三维物理世界为基础,那么在码链数字世界中存在多个平行数字世界和一个实体物理世界。在实体物理世界中的“人”和“物”在平行数字世界中体现为数字人。而通过码链协议接入,就构建起了一个“以人为本,天人合一”的万物互联的“数字人网络”。

  徐蔚还告诉校友,发码行打造的码链数字经济生态系统,就是要搭建一个以人为基础的去中心化(或者说泛中心化)商业和金融生态体系,进而为人类社会搭建起一种全新的数字社会模式。在商业系统中,“码”链体系要打造的是一个“四商一体”(生产商、消费商、交易商、服务商,)的系统,在这个系统里,最基础的部分是人。这个系统由点、线、面、体、系所构成。点即“扫一扫”,线是价值链,面是产业码,包含一体四商,体是交易所,系是提物权。在此基础上,构建成各个细分行业的产业码。产业码是发码行在特定细分领域内,利用“码链云平台”技术功能发行的特定产业“码链图形码”(即二维码、多维码)。产业码拥有集信息检索、信息生成、信息传输、电商支付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云服务功能。徐蔚告诉校友,发码行已研发出即将落地,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,覆盖各行各业超过3000个的产业码。

  徐蔚还阐述了价值链的多中心化、分布式、点对点必将是将来更加高效的“人与人联网”“人与物联网”“物与物联网”的唯一链接形态。因为价值链的“无信任”属性,不需要信任任何其他的使用者也可以正常的进行交易。发码行开发的基于“码”链生态体系及扫码技术的价值链商城,使用码链在一起的数据集合。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购买金额、日期、时间或任何其他的交易信息,其中也包含了关于谁在进行交易的信息,而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扫“码”来验证自己的身份。一旦在价值链上完成了交易,是不可能将其更改的。因此价值链可以安全的、可靠的验证交易是否发生,并释放资金和转让所有权提供无可争议的核准。这种“无信任”体系可以建立信任。所有用户都知道整个码链体系中不会有欺诈、篡改或其他的恶意活动,且不易受到黑客攻击,它消除了目前为确保所有交易合法运行,所必须进行的核实以及监督的压力。

  此外,徐蔚还介绍了他“基于物权把控的码链数字货币体系”研究成果。徐蔚介绍说,以码链技术为基础的“码链数字货币”是基于物权把控,以“智能码”为介质,将各行业产业链的合约转化为可分割、可交易、可转让、可兑换、可追踪的“智能合约”,且在码链内可进行物权交换。在码链货币体系中,“智能码”即“特别提物权SGR”。即每一个商品对应一个“智能码”,而这个“码”代表该商品“特别提物权”。通过特别提物权的交换,实现商品与商品的交换(物物交换)。这个代表“特别提物权”的“码”,可同时作为数字货币的载体与支付手段,可通过扫码完成支付。而特别提物权的定值与市场流通的实物是直接挂钩的。例如,在易货交易的操作过程中,物物等价交换的供应链智能合约可以分为一份份的智能码。即码链数字货币是基于物权把控,所以不存在增发、通货膨胀。

  郭骏对校友阐述的码链思想和技术应用表示高度赞誉,充分认可发码行奉行“哲学高度决定科技深度”的企业文化。郭骏认为,码链思想的“数字人理论”,第一次把“人与自然,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”做了清晰的描述。郭骏理事长指出,随着人类深陷“资本主义”的深渊,“人”被资本极端异化,“爱”的能力也在逐渐消退。码链思想的哲学思想与中华文明内涵高度吻合。码链思想落脚于“爱”与“慈悲”,码链技术重新赋予人“爱”的能力。徐蔚在信息化时代从理论到实践来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“信仰与价值”。把东方的“爱”与“慈悲”,宇宙与人类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,创立码链思想,发明“扫一扫”,码链技术等一系列应用于数字经济的专利技术服务于人类,而非深度囚禁人类,从而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  会谈结束后,为加强校友间的交流与互动,郭骏理事长聘请徐蔚博士担任复旦青年世界联合会的“战略思想顾问”,并特别赠送给徐蔚《养拙江湖外》文集。

  徐蔚表示,非常荣幸能融入复旦青年世界联合会。期待和复旦青年世界联合会的校友们进行更多学习交流和思想碰撞。

  复旦青年世界联合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丁亚龙、副秘书长张桂林、宣传部长种建等参与了访谈。

关键词:

分享到:
至顶 反馈 至底